找到 71 個與 有關的結果
第5屆金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同學阿智》

第5屆金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同學阿智》

鼻涕常掛臉上,動作遲鈍的阿智,是班上不受歡迎的可憐人物。 不過,作者被老師指定照顧他以後,發覺外貌惹人嫌的阿智,笑起來也好可愛。 關心他,他也會關心你;陪他遊戲,他也玩得很高興,於是被關心後的阿智,真正成了班上的一份子了。這個故事,並沒有刻意安排的曲折情節,而藉純真行動,很自然的表達了資質不一樣的同伴需要用愛去關懷、照顧、協助的主題,整個故事流露著濃濃的同學愛,深刻動人。故事親切感人,圖畫更是富於純真趣味,令人喜愛。出現在故事裡的人物,透過銳敏觀察畫出衣飾、髮型、表情、姿態各有特色的造形,個個生動活潑。尤其主角的阿智和作者,更是凸顯個性,淋漓表達精彩的情節。

NT$ 65
第6屆金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小姐姐》

第6屆金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小姐姐》

文學是「聽覺藝術」也就是音樂性的藝術。 在音律過程的表現上《小姊姊》的節奏先緩後急,前面四分之三裡,作者用評舖直敘、幽默的手法描述了主角艾娃的苦惱與悲傷,在後頭的四分之一劇情急轉直下,節奏強而有力,達到故事的高潮。艾娃竟純真的想以「吃一百隻螞蟻」和「高空彈跳」來克服長高的難題,最後還是以行動及勇氣成為朋友、妹妹心中的巨人,變成一個快樂的孩子。 《小姊姊》除節奏、情節令人欣喜外,在繪畫表現上相當突出,圖面結構一再與主題輝映。應用補色手法使得主題非常鮮明、突出,另外人物、動物皆安排細膩,表情生動多貌。

NT$ 65
第7屆金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眼鏡妹》

第7屆金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眼鏡妹》

眼鏡妹只是比別人早戴眼鏡而已,雖然沒什麼大不了的,但是在發現弱點後,除了用眼鏡及時矯正了生理上的缺陷,更重要的是需要靠自信心來刻服心理的不適應,然而有許多人即使戴了眼鏡也看不到任何東西,所以在我們抱怨眼鏡帶來的不便前,或許應該多想想它的正面意義,後來眼鏡妹終於能用感激的心情,面對透過鏡片所看到的彩色世界。 作者以色彩豐富的畫面,親切簡單的文字,創造了一本有夢想、有幽默感的圖畫書,也自然流露出孩子單純的心願,尤其是前三個畫面為故事開啟了一個夢幻的 入口,而那些想像卻都是為了不讓人看到自己戴眼鏡才產生的,原來逆境正是發揮想像潛能的環境。 如果我們也能像眼鏡妹一樣,用想像力包容接受與生俱來的缺點,進而發揮自己的特色,相信每個人都能借著缺點的透鏡,看到一個自己所反射出來的世界,那便是只有你自己才看得到的世界,因為只有自己看到,所以更特別。

NT$ 65
第7屆銀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巧克力黑妞》

第7屆銀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巧克力黑妞》

我們很少會自問:「我有沒有很公平的看待別人?」 仔細想想,我們好像都憑直覺去看待別人,可是「直覺」不見得公平。例如,瘦的人看胖的人、高的人看矮的人、美的人看醜的人、四肢健全的人看殘障的人,多少會不知不覺的有一點自傲、有一點歧視。《巧克力黑妞》這個故事,描繪的就是一般人容易「以貌取人」,對於外表和自己有差異的人有排斥感。 「膚色黑」只是「不完美」的一種表徵。其實每個人都不完美,但是可以找到自己最好的一面,展現出來,贏得尊重和尊嚴。《巧克力黑妞》雖然因為長得黝黑而受到排斥,卻懂得在不斷的挫折中,找尋自己的出路,一再被人拒絕,她還是願意找出自己的長處加以發揮,以求取認同。她在運動和繪畫方面的傑出,換來肯定,也扭轉了大家「以貌取人」的刻板態度。 黑妞的人物造型誇張,面部表情生動,眼睛的表情豐富靈活,色彩強烈,在在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個人風格;這樣的風格,也正和主角黑妞的特質相呼應。故事展演流暢,敘事簡潔,筆法充滿童趣,誇張的繪畫方式表現,更添閱讀趣味,讓人覺得這是一本讓人看了會很快樂的圖畫書。

NT$ 65
第8屆金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我的黑白人生》

第8屆金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我的黑白人生》

從標題、封面繪圖即道盡小人兒的心聲: 身體割裂成兩半,左右眼各看出生氣盎然的暖色系世界和一片死寂的黑色系大地,展現強烈的對比性。文字的舖陳頗具節奏感,手繪線條簡潔俐落,人物造型、故事內容皆逗趣可愛,色彩由淡轉濃,文字由弱轉強,隨著情節的高漲應用「漸層」形式加深對比形象的深度,使人印象深刻也提醒了大家眼睛保健的重要。 人生可以從黑白變彩色,也可能從彩色變黑白;它是個多重的、可變的⋯⋯並非單軌的旅程,唯一希望能不變的是擇善固執的心! 宜榛小朋友用簡顯的例子,說明即使是弱視,「堅持」仍可贏回自己的彩色人生。

NT$ 65
第8屆評審團特別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旅行》

第8屆評審團特別獎兒童原創繪本 《旅行》

「我的爺爺,決定一個人去旅行。」作者用很巧妙的說故事的技巧,來說這個故事。關於爺爺要去哪裡旅行,她並沒有對讀者透露一個字,但是可以從第一幅圖畫「旅 行地圖」中,去尋覓蛛絲馬跡。直到結尾:「媽媽說爺爺永遠不會再回來了。」讀者才發現,原來書中的爺爺是去天國旅行了。 對兒童而言,處理「死亡」的題材,是不容易的挑戰;然而,作者的表現是「舉重若輕」,不見滯礙。把一個本質憂傷的故事,用「舉重若輕」的方式處理得如此溫馨,甚至有趣。把哀傷與沉重,用溫暖、愉悅的方式來表達,是一種高層次的表達技巧,她的構思與表現手法很成功,使得讀者可以在閱讀中得到充分的趣味與感動。 我們透過敘事者小女孩的回憶,認識爺爺,看到爺爺和家人互動的情形、平日的作息和休閒,以及他如何逐漸老化的過程。整個敘事,是一次文字和圖畫共同演示的精采演出。字不多,但是短短的文字,富含深意,耐人咀嚼。圖畫更是展現個人風格,充滿變化與想像力,十分耐讀。文字和圖畫合作無間,而且都具有豐富的延展性。能把至親離開世界的悲傷,透過高明的文圖敘事能力,昇華為俏皮詼諧但又不失溫馨感人的故事,文圖都有出色演出,這是「旅行」獲得評審一致青睞的原因。

NT$ 65